停下來,繼續走
在現在的生活習慣中,我每天都在思考我到底有沒有在思考。雖然,這個問題我覺得很想在水果籃裡尋找某一種水果一樣。
昨晚,一圈朋友口中說出的就是一堆有錢的口語;曾經,把錢看得超不屑,最多,嘛就不用錢的圍在一圈。
每天,在陽台俯視,在草地瞭望。
思考仿佛已經變成一種煩惱。
河邊竪立的那隻鳥兒,有和河底的魚兒達成共識嗎?
天上飛翔的小雀,又和對著它吠的狗仔說了什麼?
休息的肉體,和疲憊的腦袋,只有相同的累。那,需要溝通嗎?思考與否,好像不重要了。
我分心不了 只好專注
25歲,我一定完成這件今年不做就會後悔一輩子的事情!
在現在的生活習慣中,我每天都在思考我到底有沒有在思考。雖然,這個問題我覺得很想在水果籃裡尋找某一種水果一樣。
昨晚,一圈朋友口中說出的就是一堆有錢的口語;曾經,把錢看得超不屑,最多,嘛就不用錢的圍在一圈。
每天,在陽台俯視,在草地瞭望。
思考仿佛已經變成一種煩惱。
河邊竪立的那隻鳥兒,有和河底的魚兒達成共識嗎?
天上飛翔的小雀,又和對著它吠的狗仔說了什麼?
休息的肉體,和疲憊的腦袋,只有相同的累。那,需要溝通嗎?思考與否,好像不重要了。
Posted by DaoKang at 9:56 PM 2 comments
在小學1年級時,就被教導做人必須要有志願。志願又是什麼?
關於志願,我從很多亂七八糟、五花八門、零零碎碎的書籍,如600字的小學作文、1000字的中學作文、2000字的高中寫作,甚至是參考用的大學範文,還有他人投稿顯示偉大志願如何達成的文章,或是某些人立志激勵世人的振奮故事,當然少不了以第一人稱寫成的短文,第二人稱訴說的小說,複雜凌亂的漫畫等等等。
免不了的,被教導就要去訴說,用文字說,自己的志願是什麼。一頭霧水的話,就會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來提示你。例如:你做喜歡誰啊,他是做什麼工作的?那你就可以把那個工作當成目標,目標就是志願。所以傻傻的,將當時候紅透半邊天的假面超人作為志願,殊不知拯救地球很累。
那是小學一年級。
六年級時,好像瞭解了志願是什麼。但是小小的身軀實在沒有厚厚的臉皮。將第一行:我的志願是___。的那個空格位上用橡皮擦不斷的磨,直到那個巧克力色的紙變成透明,才寫上一點也不想成為的醫生,還是律師?忘了。
長大了,志願變成夢想了。偶爾獨自一人,或在干接近“志願”的事情時,總不免去回憶,那是什麼?
我還是,很喜歡足球。
即使哪一天,我老得再也站不住了,走不動了,我就算拿著拐杖,也要站在球場上,踢球。
Posted by DaoKang at 1:44 AM 6 comments
自己一個人住,是很習慣了。
只是目前的狀態,和自己理想中的,還不很一樣。
其實,這些理想中的生活,是不是應該一直延後?否則,那麼快達到了,往後的日子就必須再度絞盡腦汁來尋找其他事情來滿足慾望。
不懂誰說過了,人生,就覺悟那麼一次。
所謂的慾望不就是由慾望不斷衍生,然後不會消失的東西嗎?錢,真的很重要,尤其是每個月領取薪水,然後開始計算可以存下多少,過後還要不斷的翻看存摺,然後反問怎麼還是差一點的那個時候。非常重要。
還有,感情、家人、個人舒適等等等等慾望怪物。
覺悟?怎麼可能?
如此所說,我既不是每天不要見父母,每天使用公共交通,每天待在房間裡,只為了延後、又延後?
當然,我在斷章取義。
不過,我也知道,不能再好像現在這樣。要自己好好的,過生活。
Posted by DaoKang at 10:43 PM 0 comments